2010年4月6日

提親的定義

說到要結婚,不知道大家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會是甚麼?
在台灣,要談婚事,首先還是得去提親吧。
不過提親?這到底是甚麼東西?

想起很多很多年前,在還沒遇到吧噗王子的時後,太后(就是我阿木)每當提到我的婚事,就耳提面命地說: 「我們又不是大戶人家,妳結婚親戚也不會想來,那我就不宴客,妳就自己去公證看著辦就好,不過要記得來提親」。
遇到王子後,他跟我提起要結婚的事情時,我也就把太后的話按照著我的記憶,如實地轉達給王子聽。此時王子身邊有很多朋友結婚,有一些朋友努力地分享了自己提親的經驗。偏偏這些朋友可能都娶到傳統的大戶人家女兒,一踏進女方家,女方就搬出OOXX古禮要求對方遵守。一連下來朋友們共通的感想是:「提親是一場戰役!是談判的技術!」
王子可能被這些朋友的經驗嚇到,說到要提親就整個戰戰兢兢。但聽到我轉述太后的懿旨,他整個人鬆了一口氣,輕鬆地說:「這太好了,我家也是一切簡單就好,只是我家說一定得辦婚宴。喔喔,我愛阿木,啾咪」
此時輕鬆愉快的兩人,尚不知這是一切苦難的開始。

雖然王子一直以來都說要結婚,我也已經跟太后報告過我要結婚,但可能是因為我還在讀書的關係,大家都像把這事當寶一樣,揣在心裡,沒有人拿出來討論,當然也就沒有實際行動。直到那天晚上,太后、王子跟我三人和樂融融地看新聞挖挖挖,那集剛好討論了以前的舊式婚禮。王子跟太后總算順勢開始討論婚禮該怎麼辦了。

王子:「提親喔,就是談判啦。不過我家跟妳們一樣,都是盡量簡單,一切從簡」
太后:「提親不是談判。以前提親是媒人婆要來講親事,訂日子,談大聘小聘嫁妝吃餅」
王子:「對啊,所以提親就是談判。不過我們不用這樣啦,主要是雙方家長認識吃個飯」
太后:「提親是來"講婚事",只有吃個飯沒有意義」
王子:「哈哈,我知道結婚是談判啦。我爸媽"也"說一切簡單就好,我哥哥嫂嫂結婚時也是這樣,都很簡單」

沒錯,我完全不知道這兩個人的對話在那個當下到底為什麼能夠成立,因為她們兩個講的根本就是不同的兩回事。那天晚上,我提醒王子,我媽看來對提親有不一樣的想法。
王子一頭霧水,怎麼會不一樣呢?我了解王子的想法是來自於他朋友的分享,還有我一剛開始跟他轉述的太后的那番話。不過我也很清楚,太后八成聽了王子剛剛的話,龍心不悅。但是我不懂太后的想法。
其實老實說,我不但不懂太后的想法,我發現我根本沒搞清楚提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我只好去請示太后,到底哪裡不高興發現是兩個人對於提親的定義完全不同。把兩人的想法整理後大概是這樣的:

太后:提親是男方來表現誠意要娶女方,所以依照古禮是要帶媒人婆來"說親事",先說妳家女兒這麼的漂亮賢淑我真想娶回家當媳婦/老婆,所以我好開心要送妳(最好是天價的)大聘跟小聘,謝謝妳把女兒養這麼大又漂亮賢淑真可愛揪咪。女方就要說(裝一下)哎呀真不好意思,那我也給你一點嫁妝好了,以後可千萬別欺負我女兒呵呵。男方說那既然這樣就定O月O日來送聘金,順便也一句話請妳吃很多餅,看妳要吃多少餅都可以。然後女方說那就O月O日來訂婚吧,別忘了合個八字來定結婚日啊。
王子:朋友說提親時一踏進女方家,女方的爸媽就開始說要照古禮來,然後要天價的聘金禮金OOXX金,可是無奈我只是小小上班族或公務員,平常能過著像人的生活就很不錯了,根本沒有那麼多錢,還好我有帶媒人婆來,媒人婆就開始幫我殺價,終於在雙方彈盡糧絕時殺出一條血路,勉強保住小命逃出女方家(但是都忘記女方也有說會給嫁妝的事)。這樣的提親太可怕了,還好疼愛我的太后她"一定不是這種人",所以提親就是讓雙方家長見個面,大家認識一下,記得我哥結婚時也是這樣的。反正,問題不要複雜化,簡單就是最好的


到底提親該是怎麼樣,一百戶人家有一百種可能。最後太后說了,那就別提親吧,直接訂婚。為了展現王子的誠意,必須送我一個(超大 迷之音)鑽石戒指,並送她一點小聘來答謝她把我養大。就在訂婚儀式上,為我戴上那顆(超大 迷之音)鑽石戒指,在雙方家長面前見證愛的誓言。歸寧宴不辦,訂婚宴不公開辦,但會宴請最親近的親戚。
除此之外,太后還開出了一個可怕的條件,那就是──她不參加男方辦的婚禮。

我萬萬沒想到,還沒開始那些煩雜的結婚手續之前,光溝通這些事情就已經把我搞得一個頭兩個大。我希望在整個結婚的過程中,大家都能有共識,辦一場大家都開心的婚禮,也受到大家祝福,然而這卻是不可能的任務嗎?

沒有留言: